人可以活得平凡,但絕不能自甘平庸。過去那三段簡短的扶貧經歷,成為我那平凡人生版圖中最精彩和最不可或缺的回憶。午夜夢里,這段彌足珍貴的記憶縈繞心頭,思緒飄回那層巒疊嶂的山、那碧波蕩漾的水、那質樸真誠的人和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
三段扶貧歲月賦予我獨特的人生經歷
2016年10月,我第一次來到五華縣棉洋鎮協助參與扶貧工作。當117戶387人的貧困戶資料堆疊在我面前時,我無從下手。在集團扶貧工作隊黃天佑隊長的悉心指導下,我很快熟悉了工作流程,經過四個多月的努力,我出色地完成了此次扶貧任務。
2017年4月,我第二次參與扶貧工作,在時間緊、任務重、協調難的情況下,我在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先后完成了省扶貧系統2016年度數據的補錄、相關扶貧幫扶措施的核實以及將數據結轉至2017年度考核子系統的相關工作。
2017年6月,集團結合扶貧實際情況,決定向每個扶貧村增派1名扶貧助理。于是,我又來到棉洋,與藍智賢組成夫妻檔協力搞好扶貧工作。這次扶貧工作一直持續到2018年12月,因我懷孕才不得不暫時停止。
貧困群眾的苦難和無助鞭策我不忘初心
如果沒有從事扶貧工作,沒有深入地同貧困群眾進行溝通交流,身為梅州本地人的我不會想到這里還有因為貧窮而娶不到老婆的光棍、有全家都沒勞動能力的殘疾戶、有還住著泥磚砌成且透風漏雨危房的貧困戶……他們那無助的雙眼、殘缺的肢體時刻提醒我,在扶貧工作中一定要盡心盡職,要通過扶貧團隊的努力發展起當地的生產,改善他們的生活,幫助他們盡快脫貧致富。
扶貧工作隊的團結努力讓我信心滿滿
70后隊長黃天佑,80后副隊長藍智賢,90后副隊長蔡德琦,還有90后扶貧助理廖旺、陳藝培,以及我這個唯一的女同志,組成了最堅強的扶貧工作隊。大家各施所長,發揚“五加二”“白加黑”的奮斗精神,以舍小家、為大家的決心,團結互助,分工合作,克服了各種困難,在精準識別、建檔立卡、產業扶貧、危房改造、醫療救助、教育補助等方面付出了很多心血,進行了無數次的入戶核查,一次又一次的數據核對、匯總。雖然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辛,但換來了可喜的成績:成立了綠美聯種養合作社、苗圃合作社、葛根基地示范基地等,建立了養雞場,完成了貧困戶危房改造,承辦了農業技能與轉移就業技能培訓班……貧困村村貌在改變,村民思維也在轉變,對我們的態度從不接受、懷疑到可以交心地聊天。
扶貧路上的支持與信任激勵我不畏風雨
三次扶貧,有誤解,但更多的是來自家人的理解,來自領導、同事的支持與信任。集團領導多次到五華縣棉洋鎮調研,體恤我們在當地開展扶貧工作的不易,對我們遇到的困難耐心地提出指導意見,讓我們遠在粵東一隅的扶貧工作隊切身感到集團的關懷和溫暖。
兩年的扶貧時光如白駒過隙,但青春的付出與拼搏讓這段難忘的經歷成為了我人生最無悔的選擇。(楊娜)
Copyright ? 2018 廣州市公路工程公司. 粵公網安備第:44010502000146號 ICP備案:粵ICP備11043051號-1Powered by vancheer
Copyright ? 2018 廣州市公路工程公司. 粵公網安備第:44010502000146號 ICP備案:粵ICP備11043051號-1
Powered by vanch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