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7 作者:關明清 胡建雄
4月27日,工程公司參建的機場高速三元里收費站升級改造工程項目順利完工,為期40天的項目建設正式圓滿收官。建設過程中,公司在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的同時,全力部署,科學施策,調度一切有利資源在各項工作中搶時間、抓進度、促落實、快行動,有效保證了各項施工任務按工期目標完成。
與此同時,在過去的這40天里,有這樣一群勞動者日以繼夜奮戰在項目一線,他們不畏艱苦、日曬雨淋,在各自崗位上辛勤堅守、默默奉獻,用勤奮和辛勞鑄就出鋼鐵般的意志,用擔當與責任凝結成一股開山拓土的力量,為確保安全順利完成三元里收費站升級改造項目而不懈努力。在五一勞動節到來之際,讓我們通過他們的故事,共同向一線勞動者的辛勤堅守與無私奉獻致以敬意。
呂華林:擔當奉獻“總指揮”
3月25日凌晨,項目進入到拆除收費站出口右幅雨棚階段,呂華林爬上了30噸左右的吊車,與對面的控制員用對講機默契控制吊機的方向:“往右邊一點,再右一點,好……慢慢往下,慢點,慢……”很難有人相信,爬上大吊機細致指揮的呂華林便是公司養護分公司北片區項目經理。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呂華林第一次親自上陣了。自3月16日項目部進場后,他便肩負起為三元里升級改造項目統籌指揮的重任,大到與建委、業主、設計等單位協商項目施工規劃,小到拆裝工程、安全圍蔽的每個細節,他都仔細思考,做到巨細無遺,項目建設的每個環節,他都每天在現場監督施工作業進展?!拔覀兪墙ㄔO一線的戰士,必須時刻保持與時間賽跑?!彼麜r刻這樣勉勵著自己,也鼓舞著項目全員。
然而談及家庭,他笑稱:“一個多月了,已經快要忘了家里飯菜的滋味?!?/span>
胡貴玲:凝心聚力“大家長”
項目副經理胡貴玲作為項目臨時黨小組組長,他自言身上肩負著更多的責任,除了做好各項本職工作,還要在作業高峰時段做好人員心理的引導工作,經常從早晨六點起床忙到凌晨三點。
項目攻堅階段,部分員工承擔著較大的工作壓力,很多項目施工員是95后的年輕小伙子,在長時間高強度的作業環境下,難免有些心生煩躁。了解到他們的情況后,胡貴玲主動擔當起“大家長”的角色,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幫助一線作業員排解心理壓力,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和難處,并及時協調解決困難,期間共開展談心談話10余次,心理疏導6次。此外,他還常常組織項目上的黨員青年一同開展技術交流研討,耐心解答大家的疑問,共同探討技術難題。
謝金龍:埋頭苦干“規劃師”
4月11日,隨著收費站出口右幅雨棚拆除完畢,項目總工謝金龍立即投入到修訂項目最新施工進度橫道圖的工作中。中途休息時分,他抬頭看看墻壁上的時鐘,已是凌晨2點。
在施工人員心目中,謝金龍便是指示下一步工作的明燈。項目是在邊通車狀態下施工的,下方又是市政道路,且施工期間雨天較多,存在不少施工困難。為了加快施工進度,幫助工人切實解決施工難題,謝金龍已經老早進入了“白加黑”模式。白天,他要去現場調查研究,了解一線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疑惑;夜間,他便綜合白天收集到信息和最新施工進度,對施工進度橫道圖進行修訂,并根據項目建設的實際情況完善相關方案,在滿足多工種24小時不間斷交叉作業的同時,將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前解決,為項目建設排憂解難。
深夜加班常常犯困,他便把茶包兩包并作一包泡起了濃茶提神,不知不覺,已成了項目上有名的“熊貓眼”。
寇瑞瑾:勤勤懇懇“守夜人”
從當初跋山涉水自河南來到廣東打拼的青澀小伙,寇瑞瑾如今已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項目工程部負責人。項目建設期間,他的身影總是不分日夜出現在項目施工現場。
白天施工存在著車流量大,周邊建筑物密集等影響因素,夜間施工要避免噪音擾民,且土建、雨棚拆除、鋼結構雨棚安裝、機電設備安裝等工程時常需要交叉施工,高峰時期最多達到8個隊伍、10多個工種。面對大量的交叉性工程和復雜的工種,為了確保施工進度,寇瑞瑾必須時刻駐守在現場,確保人員分配和各項施工進度有序運作,有時一待便是10多個小時。
廣州3月的天氣多變,晝夜溫差較大,夜間時不時會下雨。工地處在近二十米的高架橋上,夜間刮風時凜冽寒冷,可到了白天氣溫又快速回升,常令人汗流浹背。因此,寇瑞瑾常常帶上兩套衣服,白天穿著短袖上工地指導一線施工員,晚上他便將棉衣裹起來,繼續工作。
當同事見到他滿身疲憊的樣子,讓他先歇一歇時,他卻說:工程建設,一分一秒都耽誤不得。
李志強:精準施工“測量尺”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多了一厘,少了一度,那就是錯誤!”在這支隊伍中,測量員李志強對數字精準的要求格外苛刻。
項目的前期準備是測量隊的主戰場,他們的工作事關施工安全和后期工程質量,不容絲毫差池,李志強和他的測量隊深深明白這個道理。因此,負責項目的測量工作以來,他每天都要扛著測量儀器在現場測量數十個來回,既要指導放線確保尺寸無誤,還要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竭盡所能將各項數據存在的誤差降到最低。經過長時間細致的測量工作,李志強的雙眼常常布滿血絲,當然,除了眼睛承受的負擔,這項工作還會在同時附加上笨重儀器給身體帶來的疲累??衫钪緩姾退年爢T們卻說:“進了測量隊,測量儀器往肩上一扛就是干!”
項目進場后第十五天,李志強上了一次秤,才發現自己已經瘦了十斤。
李茂:安全防范“警示牌”
相比其他人,項目安監部部長李茂算是個“啰嗦”且嚴肅的人。
項目開工后,李茂堅持每天去現場進行安全排查,不僅要監管現場施工人員做好防護,還要細致部署疫情防控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并對所有作業人員一遍遍進行安全教育。
“安全第一”在李茂看來并非是一句口號,更需要用實際行動將安全生產貫徹到底。為了嚴抓關鍵性工程的安全細節,確保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將風險控制在源頭,項目上的人常??匆娝贿叾酥酗埦捉?,一邊扯著嗓子提醒工人做好安全措施:“安全帽戴好再進場!”“那邊的,安全繩一定要系緊!”……施工人員不禁感慨:“李工的話已經聽得耳朵要起繭子了?!?/span>
在強化項目人員“安全第一”意識的同時,李茂也獲得了另一個第一:他每天的微信運動步數超過三萬余步,長期名列步數榜第一名。
項目經理、總工、安全員、測量員……這便是奮戰在三元里收費站升級改造項目的筑路人的故事,他們只是萬千在施工一線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的勞動者的縮影,還有更多人像他們一樣,在平凡的崗位上一步一個腳印,用額間和后背的汗水綻放著屬于自己的光輝,為完善公路建設事業添磚加瓦,并無怨無悔。
Copyright ? 2018 廣州市公路工程公司. 粵公網安備第:44010502000146號 ICP備案:粵ICP備11043051號-1Powered by vancheer
Copyright ? 2018 廣州市公路工程公司. 粵公網安備第:44010502000146號 ICP備案:粵ICP備11043051號-1
Powered by vancheer